
羅榮桓元帥的最后遺言:我革命這么多年,選定了一條,就是要跟著毛主席走?。ㄖ瀉焱焐伎猓?/P>

1963年羅榮桓元帥因病去世后,毛澤東主席為羅榮桓寫悼念詩《吊羅榮桓》,表達了對羅榮桓同志的信賴、依重和惋惜之情。(中紅網紅色圖庫)

第三次反“圍剿”后羅榮桓起草的給朱德、毛澤東的報告。(中紅網紅色圖庫)

1937年9月,部分秋收起義成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當存之人在延安。后排左起:楊立三、陳伯鈞、毛主席、龍開富、周昆、譚希林、羅榮桓、譚政、劉型、楊梅生、胡友才、賀子珍 前排左起:賴傳珠、張宗遜、孫開楚、賴毅、譚冠三、胡龍奎

1937年,在保安紅大參加井岡山的部分同志,前排左起羅榮桓、譚希林、陳光、楊立三、陳士渠、粟裕和、林彪;后排左一趙爾陸、左五孫開楚、左六毛澤東。(中紅網紅色圖庫)

115師政委羅榮桓(中紅網紅色圖庫)

1938年,羅榮桓與115師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肖華、343旅參謀長陳士榘、副旅長李天佑等在晉西孝義合影。(中紅網紅色圖庫)

羅榮桓和林月琴

1943年,羅榮桓全家福。羅東進(右二)、1940年出生的羅南下(左二),身后是老百姓騰給他們的土坯房。

1955年9月27日,毛澤東在中南?;橙侍酶奕倩甘謨枰患棟艘謊?、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中紅網紅色圖庫)

1957年4月14日,毛澤東、羅榮桓等領導人到機場迎接羅希洛夫。(中紅網紅色圖庫)

毛澤東向羅榮桓的遺體告別(中紅網紅色圖庫)
中紅網北京2019年1月12日電(江山、張伊、曹俊、陳勝)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是毛澤東主席在1963年羅榮桓元帥因病去世后寫的悼念詩中的兩句,表達了對羅榮桓同志的信賴、依重和惋惜之情。羅榮桓元帥是十大元帥中最早隕落的帥星,是唯一一個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帥,還是唯一一個在國內上過大學的元帥。
對于這位早逝的元帥,我們黨的三代領導人對他都有評價:
毛澤東說:羅榮桓是個老實人。 鄧小平說:羅榮桓是個厚道人。 江澤民說:羅榮桓家風嚴謹。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講實中國好故事,唱響中國好聲音,傳承紅色基因,當好壓艙石”的指示精神,2019年1月10日上午,中紅網“人民英雄系列訪談”編輯人員,采訪了羅榮桓元帥之子、北京八路軍山東抗日根據地研究會原會長羅東進中將。羅將軍就中紅網提出的父母親與毛澤東交往的故事、良好家風對自己成長的影響、如何傳承紅色基因等問題,進行了交談。
父親參加革命前,受到了毛澤東同志創辦的新民學會和《湘江評論》等這些進步組織和進步刊物的影響
羅東進將軍說,在十大元帥當中,我父親的資歷應該說是比較晚的。1927年,父親才在武漢的中山大學參加了共青團,很快轉黨。這一年,蔣介石背叛革命,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到處屠殺共產黨員,中國革命進入了低潮。共產黨迫不得已武裝反抗。父親受黨組織的委派,參加了秋收起義。
父親是湖南人,和毛澤東同志是老鄉。他年輕的時候,和毛澤東同志并沒有什么接觸。但是他受到了毛澤東創辦的新民學會和《湘江評論》等這些進步組織、進步刊物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父親參加革命以前,對革命也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在長沙協均中學,他就受到了一些革命思潮的影響。中學畢業后,他到北京參加大學考試。在此期間,父親逐漸接受了一些先進思想。他看到,中國雖然有5000年的文明歷史,但由于清政府的閉關鎖國、腐敗無能,由于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中國已被瓜分為四分五裂的一種局面,淪為了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人們的生活非常困苦落后。他在思考,我們的國家應該走怎樣一條道路?當他看到國外的建筑行業比較先進,所以選擇了考取考土木工程系,想走一條實業救國的道路。因此,他考取了青島大學土木工程系。
在大學學習過程中,父親的很多同學都是進步人士,有一兩個還是共產黨員。在他們的影響下,父親在學校就參加了一些革命活動、學生運動。通過中山大學學生會,他們開辦了一個小合作社,銷售一些毛巾、肥皂、墨水,想走實業救國這條道路。由于反動政府對學生運動的鎮壓,他被列入黑名單,到農村躲避了一段時間。預科畢業以后,在同學的影響下,父親就和幾個同學一起來到上海,找到上海黨組織,之后,又來到了革命熱情高漲的廣東。在廣州幾個月的時間,他閱讀了大量關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小冊子。這使他眼界大開,為他走上革命道路做了初步的理論準備。此時,廣州黃埔軍??д猩?。由于父親高度近視,他認為自己不適合當兵,就把弟弟從老家叫來,報考黃埔軍校,自己回到老家參加了當時湖南等地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不久,父親又考取武漢中山大學土木工程系,此時,恰好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大革命處于危險之中。右傾投降主義者節節退讓。革命隊伍中有一些不堅定的人被持介石的屠殺和武漢的危局所嚇倒,紛紛脫離革命。然而,父親就在這個時候下定了革命的決心。5月間,經彭明晶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擔任中山大學支部的組織干事。不久,轉為中共黨員。7月初,父親中共湖北省委委派,羅榮桓到鄂南通城擔任農運會干部,組建了紅色的政權。由于反動勢力的鎮壓,他隨通城和崇陽的農民起義隊伍開始轉移,這樣,父親進入了革命隊伍當中。由于父親有文化,又帶著眼鏡、穿長衫,能記帳,農民起義的同志們就喊他師爺。
這支農民起義隊伍原想到江西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但是錯過了時間。此時,中央在武漢召開了黨的八七會議,取消了陳獨秀的領導?;嵋檣?,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思想,要武裝起義奪取政權。隨之,毛澤東赴井岡山,準備發動秋收起義。父親和通城崇陽農民起義軍來到了修水,編入武漢警衛團特務連。父親任特務連黨代表。恰好,特務連受毛澤東同志領導。這樣,在9月,父親參加了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也就是從這個時期,父親開始走上了從軍的道路。
毛主席對中國革命所起的作用,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否定的
羅東進將軍說,父親常和母親、我們講的一個故事就是,當年,自己是個學生,從各方面,自己都不如那些農民軍同志能吃苦能耐勞,在轉移過程中,既要行軍,又要經常與民團進行戰斗。自己的體力不如人家,又是個高度的近視,提著賬本箱子,很累,有的時候跑著跑著,眼鏡掉了,什么也看不清,還得到處摸他的眼鏡。所以,有好幾個農民軍的兄弟就給他說:師爺,我們幫你提吧,等到了休息的時候我們還給你。父親開始不放心,不敢。但是,有一次他實在太累了,就把箱子交給了兩個農民戰士,自己就跟著大家一起跑。等到了休息點,他再找這兩個起義軍的農民時,再也找不到了。這兩個農民提了這些錢財跑掉了。
從這個事情當中,父親認識到了一個道理:那些到革命隊伍來的人,什么樣的人都有,不都是要參加革命的,不都是要真正的反對三座大山、要解放貧苦人民的?;秤懈髦炙枷氳娜?、自私的人、投機的人,都進到了革命隊伍里。
毛澤東同志給大家講,如何將革命進行下去?毛主席將國民黨蔣介石比作一個大水缸,將我們的部隊比作一個小石子,那么,我們怎樣打破大水缸,只有我們團結起來,拿起武器進行斗爭,總有一天我們會變成一塊大石頭,砸爛大水缸。隨后,父親走上了井岡山,參加了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
所以,我覺得我們革命最后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毛澤東同志的作用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否定的。在八七會議上,他第一個提出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個思想很多人當時都不理解。我也聽到一個說法,毛澤東同志的這句話最后經過黨內傳到了蘇聯,傳到了斯大林。斯大林還嘲笑說,槍筒子里邊怎么還能出政權?當時,毛澤東的思想沒有被我們所認識,所接受,甚至包括那時候蘇聯及共產國際也不理解。他們認為毛澤東就是一個山大王,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而毛澤東這些思想的形成也是在逐漸認識的過程中提出來的。他不斷地提到黨的作用,不斷地提到軍隊的奮斗目標,就是黨的奮斗目標,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 比如,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等等。從而奠定了紅軍統一紀律的基礎。在以后的斗爭過程中,毛澤東同志逐漸把它們總結起來,豐富起來,形成了后來我們黨我們軍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秋收起義到中央蘇區,從井岡山到長征途中,直至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逐漸形成了我們黨、我們軍隊一系列建軍思想,建軍宗旨,一些組織紀律。這些都是毛澤東提出來的。這些思想在部隊里的具體落實,是由父親等最早七個連隊黨代表等和一些共產黨員在部隊里做政治思想工作,在不斷的實踐當中貫徹、落實下來的。
毛主席提出了革命軍隊的建軍方針“支部建在連上”,父親是最早的實踐者
羅東進將軍說,父親是軍隊中最早的黨代表之一,一直在基層中貫徹毛澤東的建建軍思想。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永新三灣襯。這時,經過幾次戰斗和酷暑中的連續行軍,有一些傷亡,還有不少人開了小差,隊伍已不足千人。
30日,部隊在三灣的楓樹坪進行了改編。羅榮桓擔任特務連黨代表。在這次三灣改編中,毛主席發表了著名的“支部建在連上”講話,他說:“為了加強黨的領導,要把支部建在連上,連以上設黨代表,營、團建立黨委,整個部隊還是由前敵委員會領導。他還提出,在部隊內要實行民主制度,官長不準打罵士兵,廢除繁瑣的禮節,士兵有開會說話的自由,連隊經濟公開,官兵待遇平等,吃一樣的飯,穿一樣的衣。為了保障士兵的民主權利,建立各級士兵委員會。士兵委員會對軍官有監督權,軍官做錯了事,士兵委員會可以提出批評以至于處分。
這就是我軍歷史上著名的三灣改編。
魯迅曾經說過,一支革命隊伍,“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于進行,則愈到后來,這隊伍也就愈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1930年)
當時,向井岡山進軍的隊伍正是如此,不少人灰心動搖,離開了部隊。后來,羅榮桓曾將部分人因吃不了苦或喪失了革命信念而動搖離隊的過程稱為“自然淘汰”。經過這一淘汰,部隊已不足千人,但它卻更精粹了。
10月中旬,父親隨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到達湖南省隭縣水口。毛澤東在此地親自發展了部隊中的第一批6名士兵黨員,包括后來成為開國上將的陳士榘、中將賴毅。為了把支部建在連上,必須大量吸收士兵中的積極分子入黨。為此,毛澤東將7名黨代表都請去參加那6名新黨員的入黨儀式,并要求他們回去以后在自己的連隊積極發展新黨員。
仿效毛澤東做出的榜樣。在途中,父親除做宣傳工作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連隊建黨上面。行軍時,他—面幫助戰士背槍,一面同他們拉家常,了解情況,物色和培養發展對象。很快,羅榮桓熟悉了全連每一個戰士的經歷、家庭和思想狀況,并從中選擇了十余名發展對象。
10月22日,部隊進駐江西省遂川縣大汾。晚上,特務連在一個閣樓上舉行了第一批新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父親請毛澤東參加了這一儀式并講話。
|